<track id="09whw"><label id="09whw"><menu id="09whw"></menu></label></track><td id="09whw"><option id="09whw"></option></td>

    <pre id="09whw"></pre>
    <acronym id="09whw"><label id="09whw"></label></acronym>
  1. <tr id="09whw"><strong id="09whw"></strong></tr>
    <object id="09whw"></object>
    1. <output id="09whw"></output><acronym id="09whw"><strong id="09whw"></strong></acronym>
        當前位置:眾信范文網 >專題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名人談文學,文學家名人簡歷共(優質12篇)(完整文檔)

        2023年度名人談文學,文學家名人簡歷共(優質12篇)(完整文檔)

        時間:2023-09-23 08:49:01 來源:網友投稿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名人談文學,文學家名人簡歷共(優質12篇)(完整文檔),供大家參考。

        2023年度名人談文學,文學家名人簡歷共(優質12篇)(完整文檔)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名人談文學篇一

        龍應臺,1952年2月13日生于臺灣高雄縣大寮鄉眷村,現代作家、“xxx文化部部長”。

        1974年畢業于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后,赴美國求學,后獲堪薩斯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 1988年遷居德國,在法蘭克福大學任教授。1994年,出版《人在歐洲》。 1998年,她的三部書《啊,上海男人》、《這個動蕩的世界》、《故鄉異鄉》在上海相繼發行。 1999年,龍應臺出任臺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長。 20xx年在香港大學教授任上獲評為孔梁巧玲杰出人文學者。 20xx年11月15日,龍應臺以260萬人民幣的版稅收入,榮登作家富豪榜第16名,引發廣泛關注。

        個人履歷

        龍應臺1952年生于臺灣,自小在臺灣苗栗苑里長大。

        1974年畢業于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后,赴美國求學,后獲堪薩斯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畢業后,曾任教于紐約市立大學、梅西學院、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淡江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等。

        1982年獲得堪薩斯州立大學英文系博士學位后,一度在紐約市立大學及梅西大學外文系任副教授。

        1983年回臺灣,先在“中央大學”外文系任副教授,后去淡江大學外國文學所任研究員。

        1984年,龍于中國時報撰寫“野火集”專欄,引起熱烈回響;隔年出版,一上市即告罄,一個月內印刷24次,印行100版,銷售20萬冊,風靡臺灣,是1980年代對臺灣民主發展極具影響的一本書。余光中稱其為“龍卷風”。同年出版《龍應臺評小說》震動臺灣文壇。而在臺灣《中國時報》等報刊發表大量雜文、小說評論,掀起軒然大波,成為知名度極高的報紙專欄作家;她的雜文針砭時弊,切中民意。在海峽兩岸及海外華人界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1986年至1988年龍應臺因家庭因素旅居瑞士兩年,專心育兒。

        1988年遷居德國,在法蘭克福大學任教授,兼臺灣《中國時報》駐法國、瑞士xxx。還在海德堡大學漢學系任教,講授臺灣文學課程,并為學生導演戲劇。同年,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龍應臺評小說》,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野火集》。

        1988年底,作為第一個臺灣女記者,應蘇聯政府邀請,赴莫斯科訪問十天。

        1994年,北京三聯書店出版《人在歐洲》。

        心大陸的文化發展。

        1996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龍應臺自選集》5種。1996年以后龍應臺不斷在歐洲報刊上發表作品,對歐洲讀者呈現一個中國知識分子的視野和見解,頗受注目。

        1997年,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魂牽》。

        1998年,她的三部書《啊,上海男人》、《這個動蕩的世界》、《故鄉異鄉》分別在上海、汕頭、陜西出版,再次在大陸文壇和書市被稱為“龍卷風”。

        1999年,應臺北市長xxx邀請,龍應臺出任臺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長,期間推動本土文化及保護樹木等政策措施。

        1999-20xx年,當時的臺北市長xxx親自前往德國法蘭克福,龍應臺受邀出任臺北市的文化局局長,為期四年,龍遂從德返臺,任期內推動本土文化及保護樹木等政策措施。

        20xx年8月,赴香港,第一年在香港城市大學,其后任香港大學訪問教授。先后任香港城市大學及香港大學的客座教授,香港大學擔任杰出人文學者(香港大學第一位終身教授)、新竹清華大學講座教授。此外,龍也積極參與到關于香港公眾議題的辯論中。在政制改革、文化保育和國際交流等話題上,都不乏龍的聲音,其專門討論香港問題的《龍應臺的香港筆記》,在香港與新加坡的暢銷榜上停留長達半年。

        20xx年7月,在大成集團、普訊融悟文教基金會、誠品股份有限公司、蔣震工業慈善基金支持下,與一群主張社會參與的文化人及企業家共同創成立龍應臺文化基金會。

        20xx年在香港大學教授任上獲評為“孔梁巧玲杰出人文學者”。

        20xx年,龍應臺推出了號稱用了十年醞釀、一年閉關、走遍三大洋五大洲才寫成的《大江大海1949》。

        20xx年8月1日龍應臺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發表題為《文明的力量:從鄉愁到美麗島》的演說,闡述她的“中國夢”。她認為“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構成了臺灣社會價值觀的基座,而且永遠不會改變。她強調,這是臺灣人的夢,是可以與所有中國人共同擁有的夢,也就是兩岸人民基本的價值觀。

        20xx年11月15日,“20xx第五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重磅發布,龍應臺以260萬人民幣的版稅收入,榮登作家富豪榜第16名,引發廣泛關注。

        20xx年1月31日,據臺灣媒體報道,臺“行政院長”陳沖表示,臺灣“文建會主委”將由前臺北市文化局局長龍應臺接任。20xx年5月20日之后,“文建會”將轉型為“文化部”,龍應臺也將成為第一任臺灣地區“文化部部長”。

        20xx年1月29日,宣布啟動“臺灣文化光點計劃”。

        20xx年2月17日,展開為期10天的歐洲文化訪問,并出席相關頒獎典禮。

        個人生活

        龍應臺前夫為德國人,是一個外交官,育有兩子,長子為安德烈,次子為菲利普。

        主要作品

        《中國人,你為什么不生氣》 《大江大海1949》 《龍應臺評小說》 《野火集》

        《野火集外集》 《人在歐洲》 《寫給臺灣的信》 《看世紀末向你走來》

        《美麗的權利》 《干杯吧托瑪斯曼》 《我的不安》 《百年思索》

        《銀色仙人掌》 《面對大海的時候》 《孩子你慢慢來》 《野火集》

        《請用文明來說服我》 《龍應臺的香港筆記》 《親愛的安德烈》 《目送》

        名人談文學篇二

        1.“唐宋八大家”指唐朝的韓愈、柳宗元,宋朝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的說法緣自明代茅坤編定的一本書《唐宋八大家文鈔》。

        2.蘇軾說:“詩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韓退之,書至于顏魯公,畫至于吳道之,而古今之能事畢矣?!?“子美之詩,退之之文,魯公之書,皆集大成者也?!?

        蘇軾對杜甫的詩、韓愈的文、顏真卿的書法、吳道子的畫,評價極高。

        蘇軾,字瞻,號東坡居士。是稀有的全才,詩、詞、文、書、畫無不精妙。開創豪放詞派。

        3.奧運口號“更快、更高、更強”。在舉辦第29屆奧運,口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吉祥物“福娃”(5個).

        4.三國時期“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集中體現“建安風骨”特點的代表作家。

        北宋時期“三蘇”指蘇洵、蘇軾和蘇轍三父子。

        三班:漢朝史學家、政治家班固、班超、班昭兄妹。其中班昭是我國第一位女史學家。

        書法史上“二王”指王羲之、王獻之父子。

        5.魯迅:“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后,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薄都t樓夢》中主要人物有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等。

        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又名《石頭記》,流傳于世僅八十回,后四十回由高鄂補寫。

        《紅樓夢》,堪稱中國最偉大的文學作品,被譽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時稱“開談不說《紅樓夢》,縱讀詩書也枉然”?,F在已成了一門“紅學”。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有很多的詩詞。并在第四十八回借香菱之口對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詩句作了精采的評論,認為詩中“直”、“圓”兩字精妙,將大漠景色寫得異常鮮明。第五十回中,王熙風這樣的俗人也可以說出“一夜間北風緊”這詩般的句子。

        6.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主人公是保爾柯察金。其它人物還有冬妮亞、朱赫來、麗達等。

        名人談文學篇三

        1955年,莫言出生在高密東北鄉的一個偏僻小村落里。村里有習俗,產婦分娩時,身子下面墊著一層浮土,嬰兒呱呱墜地時,就落在那層浮土上,應和“萬物土中生”的道理。

        浮土是父親從大街上掃回來的,它是莫父與這個世界交流的第一種物質,混同著浮土里牛羊糞便、野草種子等等味道,充滿了養分,似乎這浮土也滋養了莫言的筆端,滋養了他文字的繁茂生長,讓他這一作家當得挺靠譜!

        兒時的莫言不遭人待見,在新書《聆聽宇宙的歌唱》里,他對自己總結很不客氣:丑、懶、饞,不遭一大家子人待見。兒時經歷混在一場國家的運動中,讓家中長輩行事說話都小心翼翼,對孩子說的最多的也是:別在外面給我惹麻煩。

        十二歲那邊,莫言因為拔了生產隊的一個紅蘿卜,被罰跪在毛主席像前請罪,回家后被父親用蘸了鹽水的繩子抽打。至于么?有著些許世外仙人氣質的爺爺也是這么說的:“不就是拔了個蘿卜嗎!還用得著這樣打?”但終究,“中農”出生的家庭讓每個人在這場運動中都得小心翼翼,老老實實,才能茍且偷安。

        莫言的童年是壓抑的,壓抑的童年讓人想逃離。所以在選了四年兵之后,莫言終于在1976年爬上了裝運新兵的車,別家孩子都與親人流淚告別,他則雀躍如同飛出牢籠的鳥,滿腦子想的都是新疆西藏、天涯海角……只是車在開了三百華里之后,停了。從高密到黃縣,一路上的欣喜瞬間變成失望。雪花覆蓋,來路無影。

        莫言記得當時新兵連設置在黃縣縣城西北角一座叫丁家大院的豪宅里,那座豪宅在膠東半島都赫赫有名。進去時,首先看見的是一座高大的影壁,上面刻著“紫氣東來”四個大字。數十個新兵站在影壁前聽一個干部點名?!肮苤儤I?!薄暗健??!案嚅L進去?!薄笆恰?。他隨著一個老兵進到一棟雕梁畫棟的大房子里,把背包一放,好了,莫言的軍旅生涯就這樣開始了。

        雖說未能實現“天涯海角”的愿望,可“樹挪死,人挪活”的古話還是在莫言身上有了些許的應驗。在家里吃不飽穿不暖,整天吃一種口感差到要命的雜交高粱,到了這里,托后方基地農場的福,他不僅每頓都能吃得飽飽的,還是那種用小麥磨成的精粉!

        他覺得,當兵還是蠻靠譜的。

        兩年匆匆而過。

        時間晃晃蕩蕩,走到1984年,莫言圓了他的大學夢。那一年,解放軍藝術學院(以下簡稱軍藝)恢復招生。

        莫言的大哥在60年代初期考入了華東師范大學。在那個閉塞的小地方,別說是大學生,就是大學生的家人,也是受到格外的尊敬,當然也不乏嫉恨,小時的莫言就經常在自家的院子里,聽見有人壓低了嗓子議論“別看這家房子破,可是出了一個大學生”、“這家是中農,竟然出了一個大學生”。他不管聽了多刺耳的話,心里也是相當的受用,有一次趁著大哥睡著了,他還偷偷把大哥的?;照聛韯e在自己胸前,小伙伴諷刺說:“是你哥考上大學,又不是你上,燒包什么!”莫言因此按下決心,長大了一定要考上大學。但最終,因為歷史原因,他的大學夢被擊碎了。

        是,他的小說《民間音樂》讓時任文學系主任的徐懷中先生看到了,徐先生大贊:“這個學生,即便文化考試不及格我們也要了?!毖a了名字進考生表里,莫言一顆心放了下來,他這些年的老師不是白當的,文化考試里雖然有點點小插曲,但最終考得第二名,伙同作文最高分,他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了軍藝文學系,成了一名年近三十的大專生。

        當時軍藝正大修大建,四處都是泥漿黃土,相當的接地氣。莫言接著地氣,在學習期寫出了諸多精品之作,《透明的紅蘿卜》就是其中之一。

        1984年初冬的一個早晨,莫言在宿舍里做了一個夢,身穿紅衣的豐滿姑娘手持一柄魚叉,從地里叉起一個紅蘿卜,高舉著,迎著太陽……從起床號響起,他就沉浸在這個輝煌的夢境里,上課時,他一邊聽課,一邊把整個夢境用筆頭“勾”出來,兩周后,稿子出來。他拿不定主意,甚至連算不算小說都說不上來。他把稿子拿給系里一位干事看,干事看完后很興奮:“這不僅是一篇小說,還是一首長詩?!毙鞈阎锌赐旰筮€拿給自己的夫人看,結果得到女性角度的評價:“小說里那個黑孩子讓我很感動?!毕道锔钦偌瘞讉€同學座談了這篇小說。1985年3月,剛創刊不久的《中國作家》第二期發表了這篇小說和座談紀要,主編馮牧先生在華僑大廈主持召開了小說研討會,汪曾祺、史鐵生、李陀、雷達、曾鎮南等名家參加了會議……自此,《透明的紅蘿卜》成了莫言的“成名作”。

        名人談文學篇四


        紀曉嵐即紀昀(1724年6月-1805年2月),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云,道號觀弈道人,清代文學家。直隸河間府(今河北獻縣)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份,卒于嘉慶十年(1805年)二月,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享年八十二歲。
        四歲開始啟蒙讀書,十一歲隨父入京,二十一歲中秀才,三十一歲考中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撰寫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后謚號文達,鄉里世稱文達公。代表著作《閱微草堂筆記》。
        紀曉嵐

        -->

        儒之門戶分于宋,醫之門戶分于金元。

        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不老泉。

        生我的,我不敢。我生的,我不淫。其余無可無不可。

        牛皮擰鞭鞭打牛,葦草織席席蓋葦。

        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

        客從江南來,來時月上弦;悠悠行旅中,三見光清圓;曉隨殘月行,夕與新月宿;誰謂月無情,千里遠相逐。

        半夜歸心三徑遠,一囊秋色四屏香;床前未覺黃金盡,鏡前難教白發長。

        憶息花間初識面,紅袖半掩,石榴裙帶,故將纖纖玉指偷捻,雙鳳金線;碧梧桐,深深院,誰料得兩情何日教繾綣。

        誰種瀟瀟數百竿,伴吟偏稱作閑官;不隨妖艷爭春色,獨守孤貞待歲寒。

        君子不黨,遇難必有人周濟之。


        -->

        -->

        名人談文學篇五

        年)催過稿。老舍在寄稿的同時,幽默地寄去了一封帶戲曲味的答

        催稿信:

        元帥發來緊急令:內無糧草外無兵!小將提槍上了馬,《青年界》上走一程,吠!馬來!參見元帥。帶來多少人馬?2000來個字!還都是老弱殘兵!后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明,殺氣滿山頭!

        老舍40歲時曾寫了個質樸自謙、妙趣橫生的自傳,全文如下:

        舒舍予,字老舍,現年四十歲,面黃無須。生于北平。三歲失估,可謂無父;志學之年,帝王不存,可謂無君。無父無君,特別孝愛老母,布爾喬嚴之仁未能一掃空地。幼讀三百篇,不求甚解。繼學師范,遂奠教書匠之基,及壯,糊口四方,教書為業,甚難發財,每購獎券,以得末彩為榮,亦甘于寒賤也。二十七歲發憤著書,科學哲學無所懂,故寫小說,博大家一笑,沒什么了不得。三十四歲結婚,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閑時喜花,不得其法,每每有葉無花,亦不忍棄。書無所不讀,全無所獲并不著急。教書作事均甚認真,往往吃虧,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許有點出息。

        一次老舍家里來了許多青年人,請教怎樣寫詩。老舍說:“我不會寫詩,只是瞎湊而已?!庇腥颂嶙h,請老舍當場“瞎湊”一首。

        大雨洗星海,

        長虹萬籟天;

        冰瑩成舍我,

        碧野林風眠。

        老舍隨口吟了這首別致的五言絕旬。寥寥20宇把8位人們熟悉并稱道的文藝家的名字,“瞎湊”在一起,形象鮮明,意境開闊,余味無窮。青年們聽了,無不贊嘆叫絕。

        詩中提到的大雨即孫大雨,現代詩人、文學翻譯家。即洗星海,人民音樂家。高長虹是現代名人。萬籟在是戲劇、電影工作者。冰瑩,現代女作家,湖南人。成舍我曾任重慶新蜀報》總編輯。碧野是當代作家。林風眠是畫家、 作家樓適夷(1905年生)有次去看望老舍?!白罱鼘懶┦裁础?/p>

        樓適夷問道。滿族出身的老舍笑著說:“我正在當‘奴才’,給我們的‘皇帝’潤色稿子呢!”一陣大笑,方知老舍正接受一項新任務——為中國末代皇帝溥儀修改他的自傳《我的前半生》。

        名人談文學篇六


        徐渭(1521—1593),漢族,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長,號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漁隱、金壘、金回山人、山陰布衣、白鷴山人、鵝鼻山儂等別號。中國明代文學家、書畫家。民間也普遍流傳他的故事。

        -->

        徐渭

        大全:

        讀書好,種田好,學好都好;創業難,守業難,知難不難。

        勤業門第春長在;積善之家慶有魚。

        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

        家有一心,有錢買金;家有二心,無錢買針。

        著冬衣,執夏扇,秀才不識春秋;攬北權,踏南地,欽差少樣東西。

        桃李花開,白面書生做春夢;梧桐葉落,青皮光棍打秋風。

        保俶塔,塔頂尖,尖如筆,筆寫五湖四海;錦帶橋,橋洞圓,圓似鏡,鏡照萬國九州。

        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一掌平平,五指兩短三長。

        賓既來兮,足下且設魚肉宴;客已至矣,廚中茍呈肚肺湯。

        雨阻行人,誰是行人之友?天留過客,我為過客之東。

        鼠無大小皆稱老;龜有雄雌總姓烏。

        釘鞋踏雪變麻子;皮襖披身裝畜生。

        笑指深林,一犬眠竹下;閑看幽戶,孤水立門中。

        海晏河清,王有四方當做國;天寒地凍,水無二點不成冰。

        二人土上坐;一月日邊明。八刀分米粉;千里重金鍾。

        世間無一事不可求,無一事不可舍,閑打混亦是快樂;人情有萬祥當如此,有萬祥當如彼,要稱心便難灑脫。

        養性不須烹紫雪;讀書何但出青云。

        學者藏修譬彼龍蛇之蟄,不可得而密邇,況可狎而嬉游乎,深潛遠遁,無心奪寶探珠,特行滿功圓,自爾風云際會;凡人克己當如大敵之臨,若是招之使來,便是養之成亂也,利斧快刀,拼命勤王斬將,看凱旋飲至,灑然天地清明。

        文彭山、季彭山、武彭山、程彭山,半文半武彭彭山;活六峰、袁六峰、死六峰、葉六峰,不死不活陸六峰。

        仗智慧劍、決煩惱網,見五蘊皆空,是深般苦;馭清凈輪、入解脫門,得一念無生,為大涅槃。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圖畫;十萬家煙火,盡歸此處樓臺。

        水隔笙簧,白日鳥啼花竹里;庭園錦繡,青春人在畫圖中。

        任鐵任金,定有可穿之硯;日磨日削,從無不銳之針。

        孔夫子、關夫子,兩位夫子,圣德威靈同傳萬世;著春秋、觀春秋,一部春秋,廟堂香火永續千年。

        逆水行舟,櫓速不如帆快;迎風奏樂,笛清怎比簫和。

        朝朝朝朝朝朝朝朝落;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清。

        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

        盛盛盛盛盛盛盛;行行行行行行行。

        我輩此來惟飲酒;先生在上莫吟詩。

        思親淚落吳江冷;望帝魂歸蜀道難。

        經簽可超生,豈有閻羅怕和尚;紙錢能贖命,分明菩薩是臟官。

        日午憑欄,看幾點落花,聽數聲啼鳥;夜深緩步,待半簾明月,來一榻清風。

        讀不如行,使廢讀,將何以行;蹶方長知,然屢蹶,詎云能知。

        脫屣塵緣,別有胸襟灑落;結廬入境,不妨車馬喧闐。

        花香滿座客對酒;燈影隔簾人讀書。

        無求不著看人面;有酒可以留客談。

        未必玄關別名教;須知書戶孕江山。

        兩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

        一池金玉如如化;滿眼青黃色色真。

        舊業沿存三經草;小窗獨對半床書。

        水夕蒼蚊殘夏扇;河間紅樹早秋梨。

        雨醒詩夢來蕉葉;風載書聲出藕花。

        莫把丹青等閑看,無聲詩里頌千秋

        叢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拈來自有神。不信且看千萬樹,東風吹來便成春。

        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


        -->

        -->

        名人談文學篇七

        2、認識自己的無知是認識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峨S筆集》

        3、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豆防滋亍?/p>

        6、神要是公然去跟人作對,那是任何人都難以對付的?!逗神R史詩》

        9、你瞧,桑丘。潘沙朋友,那邊出現了三十多個大得出奇的巨人?!短?。吉訶德》

        13、善良人在追求中縱然迷惘,卻終將意識到有一條正途?!陡∈康隆?/p>

        17、面包!面包!我們要面包!《萌芽》

        18、我從沒有愛過這世界,它對我也一樣?!栋輦愒娺x》

        19、愛情應該給人一種自由感,而不是囚禁感?!秲鹤优c情人》

        20、當然,行是行的,這固然很好,可是千萬別鬧出什么亂子來啊?!短字腥恕?/p>

        21、自己的行為最惹人恥笑的人,卻永遠是最先去說別人壞話的人?!秱尉印?/p>

        23、歷史喜愛英勇豪邁的事跡,同時也譴責這種事跡所造成的后果?!渡衩貚u》

        25、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詩選》

        33、強迫經常使熱戀的人更加鐵心,而從來不能叫他們回心轉意?!蛾幹\與愛情》

        35、只要你是天鵝蛋,就是生在養雞場里也沒有什么關系?!栋餐缴挕?/p>

        36、就投機鉆營來說,世故的價值永遠是無可比擬的?!端阑觎`》

        37、誰都可能出個錯兒,你在一件事情上越琢磨得多就越容易出錯?!逗帽鴰浛藲v險記》

        40、對有信仰的人,死是永生之門?!妒穲@》

        名人談文學篇八


        劉勰(約公元465——520),字彥和,生活于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代,中國歷史上的文學理論家、文學批評家。漢族,生于京口(今鎮江),祖籍山東莒縣(今山東省莒縣)東莞鎮大沈莊(大沈劉莊)。他曾官縣令、步兵校尉、宮中通事舍人,頗有清名。晚年在山東莒縣浮來山創辦(北)定林寺。劉勰雖任多種官職,但其名不以官顯,卻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龍》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和文學批評史上的地位。

        -->

        劉勰

        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客,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鈉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云之色。

        后代的作家,力求華麗的文辭,放棄實用的美德。

        君子要身藏利器,等待時機來加以施展,建立一番事業,本該積蓄知識修養德行以充實內在的美,散發文采以顯示外在的美,做到像楩木、楠木那樣質地堅硬,像豫樹、樟樹那樣高大的才干。

        名聲受到貶抑或褒揚,既然是這樣;職位的通達和阻塞,也有它的原因的。

        將帥宰相因為他們的地位崇高,所以名聲就特別顯達;文人因為他們的職位卑微,所以經常遭到譏誚;這正像大江大河之所以波濤騰涌,小溝小水之所以波濤曲折一樣。

        人的生命總是有限的,學問卻無邊無際。

        言語不能把用意完全表達出來,這也是圣人難辦到的;加上自己的知識很有限,怎么能夠講出創作的標準來呢。

        到了具體地品評文章作品,有的話和前人說的相同,但并不是人云亦云,實在是不能不同;有的話和從前的論述相異,并不是隨便標新立異,按道理確實是不能不異。

        評論一篇文章比較容易,總論歷代的文章很是困難。

        時間飛快地過去,人的才智不能永存,要使聲名和事功可以流傳下去,只有靠創作罷了。

        宇宙無窮無盡,常人和賢才總是混雜不分,超出一般的只靠才智罷了。

        舊談抑之,謂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詩麗而表逸;子桓慮詳而力緩,故不競于先鳴。

        九代之文,富矣盛矣;其辭令華采,可略而詳也。

        時運交移,質文代變,古今情理,如可言乎。

        萬古以來的聲名得到它的宣揚,千里外的呼應能得到它的推動。

        言語既然能顯示個人身份,信用也是邦國珍貴的寶玉,文壇中的人應該想到記錄事實。

        才華出眾的第一流的大手筆,卻多數疏于書信,好比相馬能手九方堙能識別千里馬而忽略了馬的毛色和雌雄這類小事一樣。

        在筆札上寫下言辭,雖然是各種文辭中的下品,但卻是治理政事的要務。

        至于尊貴地位的差別與順序,就要用禮節來表示敬肅。

        寫作書信時應當條達舒暢來顯示氣勢,無拘束地說出自己的情懷,書信往來寫得文辭明顯、從容自然,也是心聲的交流??!

        語言是從心里發出來的聲音;書寫是從心里發出來的文字;聲音文字表現出來,君子和小人就看出來。

        若學淺而空遲,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聞。

        若夫駿發之士,心總要術;敏在慮前,應機立斷。

        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

        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經正而后緯成,理定而后辭暢,此主文之本源也。

        熔鑄經典之范,翔集子史之術。

        若風骨乏采,則鷙集翰林;采乏風骨,則雉竄文囿。

        是以附辭會義,務總納領,驅萬途于同歸,負百慮于一致。

        隨事立體,貴乎精要;意少一字則義闕,句長一言則辭妨。

        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是序。

        文以行立,行以文傳。

        論如析薪,貴能破理。

        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針石也。

        情往似贈,興來如答。

        意得則舒懷以命筆,理伏則投筆以卷懷。

        一想到登山,作家的感情就傾注到高山之中;一想到觀海,作家的情意就洋溢于大海之間。

        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辭巧。

        為情而造文。

        華美的詞藻過于繁多而真情實感很少的作品,讓人品味起來必然生厭。

        屈平所以能洞監風騷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

        文章中所闡述的道理強貴圓熟通達,易被人們理解和接受;文辭最忌諱支離破碎,冗長繁雜,脫離中心。

        文章的開頭話中,就應該預先稍稍顯露出文章中心部分的意思;文章結尾處的語言,也要能承接照應前面中心部分的主旨。

        搜句忌于顛倒,裁章貴于順序。

        篇之彪炳,章無疵也;章之明靡,句無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

        說到山水,就能使讀者仿佛可以順著聲音看到山光水色的樣子;說到節令物候,就能使讀者在閱讀時似乎可以感受到所寫時令的寒暖特點。

        文以辮潔為能,不以繁縟為巧;事以明核為美,不以深隱為奇。

        談到歡樂時文字和笑聲并至,論到憂傷時語言和哭泣同來。

        夸而有節,飾而不誣。

        把晦澀當作深,雖然奧秘卻不是含蓄;用雕琢去求工巧,雖然華麗卻不是精彩。文章如果故作高深,寫得人們讀都讀不懂,正好說明它“雖奧非隱”,很可能還是故弄玄虛,用來文飾淺??;文辭如果雕琢堆砌,雖然華麗卻決不精辟,只能是華而不實之作。

        用簡清的語言概括豐富的內容,把事物的情態狀貌表現無遺。

        景物描寫得十分詳盡而感情的抒發還含蓄有余。

        講究全篇的對偶辭采,爭取一句的奇特警策;在情景上一定盡力刻畫形貌,在用辭上一定盡力要求新穎。

        少一個字意義就不完整,多一句話辭采就受妨害。文章寫得一字不能少,一句不能多,足見其簡潔凝練。煉字斟句如能達到述個水平,文章的語言文字就無可再改了。

        文章中有可以刪削的句子,足見其粗琉;文章中沒有一個可以削減的字,才知道其精密。

        善于刪削的人,文章中一些多余的字雖然去掉了,但意思仍保留下來;善于鋪陳的人,文章中所用的辭藻各不相同,而意思愈來愈明顯。

        衡量文字哪里要增,哪量要減;考慮筆墨哪里該濃,哪里該淡,刪擊多余的字句,剪除蕪穢韻內容,使文章減輕負擔,避免冗長累敷。

        改章難于造篇,易字艱于代句。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

        逍遙以針勞,談笑以藥倦。


        -->

        -->

        名人談文學篇九


        沈復(1763年—1825年以后),字三白,號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長洲(今無錫)。清代文學家。著有《浮生六記》。工詩畫、散文。據《浮生六記》來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曾以賣畫維持生計。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隨父親到浙江紹興求學。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巡江南,沈復隨父親恭迎圣駕。后來到蘇州從事酒業。他與妻子陳蕓感情甚好,因遭家庭變故,夫妻曾旅居外地,歷經坎坷。妻子死后,他去四川充當幕僚。此后情況不明。

        -->

        沈復

        世事茫茫,光陰有限,算來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競短論長,卻不道榮枯有數,得失難量。

        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

        何時黃鶴重來,且共倒金樽,澆洲渚千年芳草。但見白云飛去,更誰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情之所鐘,雖丑不嫌。

        識趣之人看美人,三分容貌有姿態等于六七分,六七分容貌乏姿態等于三四分……

        當是時,孤燈一盞,舉目無親,兩手空拳,寸心欲碎。綿綿此恨,曷其有極!

        余與琢堂冒雪登焉,俯視長空,瓊花飛舞,遙指銀山玉樹,恍如身在瑤臺。江中往來小艇,縱橫掀播,如浪卷殘葉,名利之心至此一冷。

        蕓曰"世間反目多由戲起,后勿冤妾,令人郁死?。⒂嗄送熘霊?,撫慰之,始解顏為笑。

        布衣飯菜,可樂終身,不必作遠游計矣。

        若布衣暖,菜飯飽,一室雍雍,優游泉石,如滄浪亭、蕭爽樓之處境,真成煙火神仙矣。

        看那秋風金谷,夜月烏江,阿房宮冷,銅雀臺荒,榮華花上露,富貴草頭霜。機關參透,萬慮皆忘,夸什么龍樓鳳閣,說什么利鎖名僵。閑來靜處,且將詩酒猖狂,唱一曲歸來未晚,歌一調湖海茫茫。


        -->

        -->

        名人談文學篇十


        呂坤(1536年10月24日—1618年7月24日),字叔簡,一字心吾、新吾,自號抱獨居士,明代歸德府寧陵(今河南商丘寧陵)人。明朝文學家、思想家,呂坤剛正不阿,為政清廉,他與沈鯉、郭正域被譽為明萬歷年間天下“三大賢”。主要作品有《實政錄》、《夜氣銘》、《招良心詩》等,除《呻吟語》、《實政錄》外,還有《去偽齋集》等十余種,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刑法、軍事、水利、教育、音韻、醫學等各個方面。呂坤思想對后世有很大影響,其代表作《呂坤全集》是文化典籍整理中的原創性之作?,F在寧陵有呂坤篆蓋于慎行的墓志銘。

        -->

        呂坤


        修身以不護短為第一長進。人能不護短,則長進者至矣。

        奮始怠終,修業之賊也;緩前急后,應事之賊也;躁心浮氣,蓄德之賊也是;疾言厲色,處眾之賊也。

        安而后能慮,止水能照也。

        把意念沉潛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氣奮發得起,何事不可做。

        不須犯一口說,不須著一意念,只憑真真誠誠行將去,久則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

        處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處事不可任己見,要悉事之理。

        處人只要個謙遜,居家只要個和平,教子只要個學好,吃穿只要個溫飽,房舍家伙只要個堅實有用,冠婚喪祭只要個合理。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多病無完身,久病無完氣。

        凡聽言,要先知言者人品,又要知言者意向,又要知言者識見,又要知言者氣質,則聽不爽矣。

        方嚴是處人大病痛,圣賢處人,離一溫厚不得。

        防欲如挽逆水行舟。才歇力,便下流。

        富以能施為德;貧以無求為德;貴以不人為德;賤以忘勢為德。

        厚時說盡知心,提防薄后發泄;惱時說盡傷心,再好有甚顏色。

        久立先養足,久夜先養目。

        老不足嘆,可嘆是老而虛生;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無補。

        理直而出之以婉,善言也,善道也。

        輕言驟發,聽言之大戒也。

        取人之直恕其戇;取人之樸恕其愚;取人之介恕其隘;取人之敏恕其疏;取人之辯恕其肆;取人之信恕其拘;所謂人有所長,必有所短也,可因短以見長,不可忌長以摘短。

        侍人要豐,自奉要約,責己要厚,責人要薄。

        ‘懶惰’二字,立身之賊也。千德萬業,日怠廢而無成,千罪萬惡日橫恣而無制,皆此二字為之。

        “無傷”二字,修己者之大戒也。

        無欲之謂圣,寡欲之謂賢。多欲之謂凡,貪欲之為狂。

        先眾人而為,后眾人而言。

        修身以不護短為第一長進。人能不護短,則長進者至矣。

        言語之惡,莫大于造誣。

        以患難時,心居安樂;以貧賤時,心居富貴;以屈局時,心居廣大,則無往而不泰然。以淵谷視康莊,以疾病視張健。以不測視無事,則無往而不安穩。

        以至公無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

        欲理會七尺,先理會方寸;欲理會六合,先理會一腔。

        做第一等人,干第一等事;說第一等話,抱第一等識。

        賞及淫人,則善者不以賞為榮;罪及善者,則惡者不以罰為辱。

        好面上炙個疤兒,一生帶破;白衣上點些墨兒,一身帶涴。

        大凡做一件事,就要當一件事;若還茍且粗疏,定不成一件事。

        一向單杉耐得凍,乍脫棉襖凍成病。

        仇無大小,只怕傷心;恩若救急,一芥千金。

        人不自愛,則無所不為;過于自愛,則一無所為。

        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

        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達人之障。

        瞞人之事弗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


        -->

        -->

        名人談文學篇十一


        劉晝,人名,一位是指北齊文學家,字孔昭,寫有《金箱璧言》等文章。

        -->

        劉晝

        禍之所生,必由積怨;過之所始,多因忽小。

        凡人之心,險於山川,難于知天。

        百戰百勝,非用兵之善也。善用兵者,不戰而勝,善之善也。

        故謀能制敵者,將也;力能勝敵者,卒也。

        故不趨利而逃害,不忻生而憾死,不可以威脅而變其操,不可以利誘而易其心。

        丹可磨,而不可奪其色;蘭可燔,而不可滅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銷,而不可易其剛:各抱自然之性,非可強變者也。士有忠義之性,懷真直之操,不移之質,亦如茲者也。

        不伐在于有功,不矜在于有德,不言歸于沖退,謙挹之流也。

        謙者,在于降己,以高下卑,以圣從鄙。

        在貴而忘貴,故能以貴下民;處高而遺高,故能以高就卑。

        夫知進而不知退,則踐盈滿之危;處存而不忘危,必履太山之安。

        陽極而降,陰極而升,日中則昃,月盈則虧,此天之常道也。

        過者,怨之梯也;怨者,禍之府也。

        代之善人少,而惡人多,則舉者寂寞,而讒者喧嘩。

        譽者,揚善之樞也,毀者,宣惡之機也。

        故臣子之于君父,則有獻可替否諷諫之文,知交之于朋友,亦有切磋琢磨相成之義。

        而不聽善言,是耳聾也,非其耳之有塞,善言不入耳乎?

        夫人之將疾者,必不甘魚肉之味;身之將敗者,必不納忠諫之言。

        君子重正言之惠,賢于軒璧之贈,樂聞其過,勝于德義之名。

        面之所以形,明鏡之力也;發之所以理,玄櫛之功也;行之所以策,善言之益也。

        人目短于自見,故借鏡以觀形;發拙于自理,必假櫛以修束;心暗于自照,則假言以策行。

        禮然后動,則動如春風,人不厭其動;時然后言,則言如金石,人不厭其聲。

        言者,風也;無足而行,無翼而飛,不可易也。

        言語在口,譬含鋒刃,不可動也。動鋒刃者,必傷喉舌。

        日月者,天之文也;山川者,地之文也;言語者,人之文也。

        是以君子量才而授任,量任而授爵,則君無虛授,臣無虛任。故無負山之累,折足之憂也。

        以小量大,必有枉分之失;以小容大,則致傾溢之患;以重處輕,必有傷折之過;以輕載重,則致壓覆之害。

        小非大之量,大非小之器,重非輕之任,輕非重之制也。

        為有寬隘,量有巨細,材有大小,則任其輕重,所處之分,末可乖也。

        文以贊治,武以凌敵,趨舍殊律,為績平焉。

        織者漸進,耕者漸退,進退異勢,成務等焉。

        五行殊性,俱為人用,文武異材,為國大益。

        盛暑炎蒸,必藉涼風;寒交冰結,必處溫室。

        規者,所以法圓,裁局則乖;矩者,所以象方,制鏡必背。

        雖有絲麻,無棄菅蒯;雖有姬姜,無棄憔悴。此之謂也。

        因事施用,仍便效才,各盡其分而立功焉。

        故伊尹之興上功也,長脛者使之蹋鍤,強脊者使之負土,眇目者使之準繩,傴僂者使之涂地。

        俗之觀士者,見其威儀屑屑,好行細浩,乃謂英彥;士有大趣不修容儀,不惜小檢,而謂之棄人。

        大道混然無形,寂然無聲,視之不見,聽之不聞,非可以影響求,不得以毀譽稱也。

        今人不知命之有限,而妄覬于分愿;命在于貧賤,而穿鑿求富貴;命在于短折,而臨危求長壽。

        故善惡之命,若從天墮,若從地出,不得以理數推,非可以智力要。

        命相吉兇,懸之丁天。命當貧賤,雖富貴,猶有禍患;命當富貴,雖欲殺之,猶不能害。

        受氣之始,相命既定,即鬼神不能移改而圣智不能回也。

        命者,生之本也;相者,助命而成者也。命則有命,不形于形;相則有相,而形于形。

        覺而問之,知典官有愛于己也,以越職之故而加誅焉。

        春日麗天,而隱者不照;秋霜被地,而蔽者不傷,遇不遇也。

        患齊而死生殊,德同而榮辱異者,遇不遇也。

        命運應遇,危不必禍,愚不必窮;命運不遇,安不必福,賢不必達。

        性見于人,故賢愚可定;命在于天,則否泰難期。

        賢不賢,性也,遇不遇,命也。

        人之通,猶水之通也;德如寒泉,假有沙塵,弗能污也。

        水之性清動,壅以堤則波紐而氣腐;決之使通,循勢而行,從澗而轉,雖有朽骸爛卉,不能污也。

        入井望天,不過圓蓋;登峰眺目,極于煙際。

        勢茍就壅,則口目雙掩;遇必屬通,則聲眺俱明。

        通之來也,非其力所招,壅之至也,非其智所回。

        觀其意也,非茍欲以愚勝賢,以短加長,由于人心難知,非可以準衡乎!

        俗之常情,莫不自貴而鄙物,重己而輕人。

        以面露外而心伏內,故善飾其情,潛奸隱智,終身不可得而見也。

        而欲求其情,不亦難乎!不潔在面,人皆恥之;不潔在心,人不肯愧。

        照之於外,不可而偽內者也,而偽猶生焉;心在人之內,而智又在其內,神亦照焉,外之於內,無所取徵也。

        喜不必愛,怒不必憎,笑不必樂,泣不必哀,其藏情隱行,未易測也。

        心有剛而色柔,容強而質弱,貌愿而行慢,性懁而事緩,假飾於外,以明其情。

        天有春夏秋冬,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不可而知之也。

        天地陰陽之難明,猶可以術數揆而耳目可知。

        故其象可觀,不能匿其影;有形可見,不能隱其跡;有聲可聞,不能藏其響;有色可察,不能滅其情。

        故鳥有擇木之性,魚有選潭之情,所以務其翔集,蓋斯為美也。

        目之能見,蓬之能高,托日之光,附風之勢也。

        天之始旭,則目察輕煙;歲之將暮,則蓬卷云中。

        故所托英賢,則跡光名顯,所附暗蔽,則身悴名朽。

        大熱煊赫,焦金爍石。

        荊岫之玉必含纖瑕,驪龍之珠亦有微纇。

        魚無水,則不可以生;人失足,必不可以步;國失民,亦不可以治;先王知其如此,而給民衣食。

        衣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國之本也。民恃衣食,猶魚之須水,國之恃民,如人之倚足。

        身之有欲,樹之有蝎。樹抱蝎則自鑿,身抱欲反自害。

        塞先于未形,禁欲于危微。

        順者福之門,逆者禍之府。

        外疾之害,輕于秋毫,人知避之;內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

        物有美惡,施用有宜;美不常珍,惡不終棄。

        夏商之衰,不變法而亡;三代之興,不相襲而王。

        蝎盛則木斷,欲熾則身亡。

        珠瑩則塵埃不能附,性明而情欲不能染也。

        春葩含日似笑,秋葉泫露如泣。

        今處繡戶洞房,則蓑不如裘;被雪沐雨,則裘不及蓑。

        進賢受上賞,蔽賢蒙顯戮。

        亟戰則民凋,不習則民怠,故兵不妄動,而習武不輟。

        為山者基于一簣之土,以成千丈之峭;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

        救饑者以圓寸之珠,不如與之橡菽,貽溺者以方尺之玉,不如與之短綆。

        人之將疾者必不甘魚肉之味。

        荃蓀孤植,不以巖隱而歇其芳;石泉潛流,不以澗幽而撤其清。

        丹可磨而不可奪其色,蘭可燔而不可滅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銷而不可易其剛。

        禍福同根,妖祥共域。禍之所倚,反以為福;福之所伏,還以成禍。

        小利,大利之賊;小禍,大禍之津。敬貪小利則大利必亡,不遺小禍則大禍必至。

        外疾之害,輕于秋毫,人知避之;內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

        珠瑩則塵不能附,性明而情欲不能染也。

        者福之門,逆者禍之府。

        獨立不慚影,獨寢不愧衾。

        棠溪之劍,天下之栝也,用獲穗,曾不如鉤鐮之功也。

        忠孝仁義,德之順也;悖傲無禮,德之逆也。順者福之門,逆者禍之府。

        居不隱者,思不遠也;身不危者,志不廣也。

        荊岫之玉,必含纖瑕,驪龍之珠,亦有微隙。


        -->

        -->

        名人談文學篇十二


        文學的


        2、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p>

        3、閉門造句非詩法,只是征行自有詩?!巍钊f里

        4、把語言化為行動,比把行動化為語言困難得多?!郀柣?/p>

        5、讀一切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芽?/p>

        7、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是序?!媳背③?/p>

        8、事之博者其辭盛,志之大者其感。?!啤ち好C

        9、事物的美存在于細心觀察它的人們的頭腦中?!猦ume

        10、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濉げ苎┣?/p>

        11、詩言志,歌詠言?!袝?/p>

        12、詩文字畫,大抵從胸臆中流出?!巍埥?/p>

        13、詩歌比歷史更接近于事實真相?!猵lato

        15、文學是人的生活的教科書?!嚑柲嵫┓蛩够?/p>

        17、社會向文學提供素材,文學向社會提供規范?!?/p>

        18、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巍り懹?/p>

        19、人的知識愈廣,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郀柣?/p>

        21、弄文學的人,只要一堅韌,二認真,三韌長,就可以了?!斞?/p>

        23、沒有人能通過模仿別人而成名?!猻amueljohnson

        24、過于長時間鉆研一個狹窄的領域,則易使人愚蠢?!惛ダ锲?/p>

        25、風格就是人品?!蜖栐?/p>

        26、文學是社會的家庭教師?!獎e林斯基

        27、文章均得江山肋?!巍ね跏?/p>

        28、一篇向人寫肝肺,四海知我霜鬢須?!巍ぬK軾

        29、一個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蜖栐?/p>

        30、眼底江山皆凈域,毫端蘭竹見靈魂?!ぴS乃釗

        31、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啤ぐ拙右?/p>

        32、言論關時務,篇章見國風?!啤ざ跑鼹Q

        34、戲劇出于虛構:歪曲事實以表明真理?!猠dwevrdalbee

        35、希望是附麗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斞?/p>

        37、我所學到的任何有價值的知識都是由自學中得來的?!_爾文

        38、一首偉大的詩篇象一座噴泉一樣,總是噴出智慧和歡愉的水花?!┤R

        40、知識本身并沒有告訴人們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喔?/p>

        42、在一生中連一次詩人也未做過的人是悲哀的?!R丁

        43、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巍ぶ祆?/p>

        44、語言賦予人類是為了表達思想?!猰oliere

        45、優秀的作品無論你怎樣探測它,都是探不到底的?!璧?/p>

        46、優秀的作品無論你怎樣去探測它,都是探不到底的?!璧?/p>

        47、異端是生活的詩歌,因此有異端思想是無傷于一個詩人的?!璧?/p>

        48、藝術是讓我們意識到真理的諾言?!猵icasso

        49、藝術不是一種觀察方式是什么?——thomasberger

        50、一首偉大的詩篇像噴泉一樣,總是噴出智慧與歡愉的水花?!┤R

        52、只要人越來越墮落,文學也就一落千丈?!璧?/p>

        53、只有偉大的人格,才有偉大的風格?!璧?/p>

        54、志者詩之本也?!巍ぶ祆?/p>

        55、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辭巧?!媳背③?/p>

        57、愛心得匠意,則杰作在望?!猨ohorukjh


        -->

        -->

        推薦訪問: 名人 文學家 簡歷 名人談文學 文學家名人簡歷共(優質12篇) 2022年有哪些文學家的誕辰

        淫荡A级大片免费观看,2023年的最新无码色视频,在线观看黄片w,黄色网免费av一级观看
          <track id="09whw"><label id="09whw"><menu id="09whw"></menu></label></track><td id="09whw"><option id="09whw"></option></td>

          <pre id="09whw"></pre>
          <acronym id="09whw"><label id="09whw"></label></acronym>
        1. <tr id="09whw"><strong id="09whw"></strong></tr>
          <object id="09whw"></object>
          1. <output id="09whw"></output><acronym id="09whw"><strong id="09whw"></strong></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