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09whw"><label id="09whw"><menu id="09whw"></menu></label></track><td id="09whw"><option id="09whw"></option></td>

    <pre id="09whw"></pre>
    <acronym id="09whw"><label id="09whw"></label></acronym>
  1. <tr id="09whw"><strong id="09whw"></strong></tr>
    <object id="09whw"></object>
    1. <output id="09whw"></output><acronym id="09whw"><strong id="09whw"></strong></acronym>
        當前位置:眾信范文網 >事跡材料 > 拉齊尼巴依卡全國勞動模范事跡心得體會9篇

        拉齊尼巴依卡全國勞動模范事跡心得體會9篇

        時間:2023-08-06 17:14:02 來源:網友投稿

        拉齊尼巴依卡全國勞動模范事跡心得體會9篇

        拉齊尼巴依卡全國勞動模范事跡心得體會篇1

        頭戴一頂塔吉克族特色氈帽,被高原紫外線曬黑的臉上總是露著憨厚的笑容。話很少,兩只明亮的眼睛透出的是堅毅與執著。這是拉齊尼·巴依卡生前留給人們的印象。這位塔吉克族第三代護邊員,全國人大代表,去年剛剛獲得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卻在1月5日因為救助落水兒童永遠閉上了他那明亮的雙眼。

        拉齊尼·巴依卡的家在新疆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提孜那甫村。這里位于帕米爾高原東南部,與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國接壤,邊境線長達800多公里,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自然條件十分惡劣。作為世世代代在這里生活放牧的牧民,拉齊尼·巴依卡的爺爺、爸爸都是守護祖國邊防的護邊員。

        “來人啊!救救孩子!”1月4日13時56分許,正在喀什大學進行培訓的拉齊尼·巴依卡與舍友木沙江·努爾墩正準備去餐廳吃飯,突然聽見一陣帶有哭腔的叫喊。循著聲音,他急奔過去,發現一個孩子跌入人工湖的冰窟,無助的母親正在湖邊哭喊求助。

        來不及細想,拉齊尼·巴依卡踏上冰面,直奔孩童。在伸手去拉孩子的時候,冰面突然坍塌,拉齊尼·巴依卡落入水中。拉齊尼·巴依卡奮力舉起雙手,拼盡全身力氣把孩子托出水面。

        此時,一同趕往湖邊救人的木沙江·努爾墩也跳進冰冷的湖水中,聞訊趕來的人們也紛紛參與救援。

        10多分鐘后,當孩童被成功救起時,托舉生命和希望的拉齊尼·巴依卡卻再也沒有從水中露身,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1歲。

        消息傳出,拉齊尼·巴依卡的家人、朋友,曾經得到他幫助的鄉親們,以及他所在培訓班的老師同學,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他們熟悉的那個忠誠正直、謙遜善良的拉齊尼·巴依卡就這樣離開了他熱愛的守邊護邊事業和摯愛的親人。

        拉齊尼·巴依卡曾多次榮獲國家和新疆道德模范、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優秀護邊員等榮譽稱號,2020年10月獲得全國愛國擁軍模范榮譽稱號,同年11月獲得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2004年8月,剛剛從部隊退役的拉齊尼·巴依卡開始義務為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當巡邏向導,成為第三代護邊員,被邊防官兵和當地牧民稱贊為云端上守邊護邊的“帕米爾雄鷹”。

        1957年,拉齊尼·巴依卡的爺爺毛遂自薦成為邊防連第一位“牦牛向導”,隨后,他的父親也加入其中,在紅其拉甫邊防連擔任義務巡邏向導38年。拉齊尼·巴依卡還是十幾歲的青少年時,便跟著父親學習探路,查看地形、熟悉地理位置。

        60多年來,拉齊尼·巴依卡祖孫三代的足跡踏遍了帕米爾高原邊防線上的每一塊界碑、每一條河流、每一道山溝。在拉齊尼·巴依卡的心里,巡邏是國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他多次說:“沒有國家安全,哪有我們的幸福生活?!?/p>

        高原巡邏路上,不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險情。有一次,拉齊尼·巴依卡單獨帶著巡邏分隊來到有著“死亡之谷”之稱的吾甫浪溝巡邏。巡邏第一天,隊伍遭遇暴風雪,無法趕到預定的地點,待第二天來到鐵干里克村時,由于山體滑坡,前一年父親做的標記已經沒有了。

        “這里都是七八十度的陡坡,我們怎么過呀?”上等兵普合毛擔心地問。拉齊尼·巴依卡毫不猶豫地說:“再難再艱險我都會帶你們渡過難關,放心吧?!?/p>

        說完,拉齊尼·巴依卡立即起身探路。剛走出不多遠,一塊石片突然從山上滑落,砸中了他的額頭,鮮血直流。大家大聲勸他返回,但他只簡單地處理了傷口,堅持繼續探路。兩個多小時后,拉齊尼·巴依卡終于找到了一條比較安全的石壁路,官兵們順利通過。

        說起這件事,他說:“這是任務,我必須完成?!?/p>

        16年的巡邏路,拉齊尼·巴依卡和邊防官兵結下了深厚情誼。每當說起邊防官兵對他們的幫助,拉齊尼·巴依卡總是掰著手指說,大雪壓塌了房子和羊圈,他們來修;孩子上不起學,他們主動捐款,還給孩子補課;吐爾迪罕大媽家里困難,他們就買來羊羔幫她致富;紅其拉甫沒有醫院,牧民生病了都到連隊找軍醫,到連隊就像到自己家一樣。

        “這輩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戰士,永遠守好祖國的邊境線……”這是拉齊尼·巴依卡生前常常說的一句話。

        拉齊尼巴依卡全國勞動模范事跡心得體會篇2

        拉齊尼·巴依卡同志是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關于民族工作重要論述的忠誠踐行者,是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堅定推動者,是愛國戍邊的“帕米爾雄鷹”。他愛國護邊的執著堅守、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的扎實工作、舍己救人的英雄壯舉,生動踐行了新時代員的初心使命,充分彰顯了全國人大代表忠誠履職的責任擔當,鮮明體現了退役軍人忠誠奉獻的真摯情懷。為宣傳褒揚他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中央宣傳部決定,追授拉齊尼·巴依卡同志“時代楷?!狈Q號,號召全社會特別是邊疆地區、民族地區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以英雄模范為榜樣,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核心的周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鞏固各民族大團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努力拼搏奮斗,以優異成績迎接成立100周年。

        作為護邊員,拉齊尼·巴依卡帶領邊防官兵巡邏,在環境惡劣的雪域高原,曾遭遇過太多生死攸關的危險時刻,但他不畏艱險,把為國守邊當做自己的終生事業,他被邊防官兵和當地牧民親切地稱為在云端上守邊護邊的“帕米爾雄鷹”。

        英雄已去,但他的精神長存,他的事跡深深感動了我們,我們要學習他這種敢于奉獻、始終愛國、忠于國家的精神,我作為一名基層干部,更要在群眾中做好宣傳,營造良好的氛圍,要將這種精神一直發揚下去。

        我很感動,覺得拉齊尼·巴依卡是一個善良而勇敢的人,他是英雄,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沖進冰河里面救出他人,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我覺得我們應該學習他助人為樂的精神。

        有人說,生命最完美的演繹就是延續靈魂傳遞真心,生命最博大的誠意就是舍棄自我相助他人。這正是拉齊尼·巴依卡同志的真實寫照。在生死考驗面前,他們用赤誠為民情懷譜寫了一首壯麗的生命贊歌。

        拉齊尼·巴依卡解救落水兒童不幸遇難的英雄事跡,進一步激發起廣大民輔警的工作熱情。我們要以拉齊尼·巴依卡同志為榜樣,牢記初心使命,增強黨性意識,做到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為民服務、愛崗敬業、擔當作為,為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

        拉齊尼·巴依卡同志的先進事跡、英雄壯舉感人至深、催人奮進。在冰冷幽深的湖水即將奪走自己生命的最后關頭,他拼盡全身力氣將落水孩子托出水面,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新時代共產黨人舍己為人、感天動地的英雄贊歌。我們廣大干部要以拉齊尼·巴依卡同志為榜樣,學習他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學習他不忘初心、心系群眾的為民情懷,時刻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用實際行動維護群眾切身利益。

        向英模學習作為今年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抓好落實,采取行之有效的學習宣傳措施,號召廣大民輔警和群眾學習英模群體們英勇無畏、大義凜然的英雄精神,更好傳承和發揚見義勇為時代精神,聚焦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為建設平安、和諧的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拉齊尼巴依卡全國勞動模范事跡心得體會篇3

        神秘的帕米爾高原,處處暗藏殺機。但無論多苦多險,都阻止不了戍邊官兵和護邊員前進的腳步。

        紅其拉甫邊防連巡邏的目的地是中巴邊境的一條重要通道——號稱“死亡之谷”的吾甫浪溝。吾甫浪溝地勢險峻,是全軍唯一一條只能騎牦牛巡邏的邊境線,往返一次要花3個月。路上,巡邏隊要翻越8座海拔5000米的達坂,需蹚過刺骨的冰河80余趟,雪崩、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都是“家常便飯”。如果沒有熟悉當地地形的人作向導,巡邏隊根本寸步難行。

        一次前往吾甫浪溝巡邏時,拉齊尼·巴依卡擔任向導,不料隊伍中途突遇山體滑坡?!澳抢锒际瞧甙耸鹊亩钙?,我們怎么過呀!”戰士普合毛回憶道。

        那一刻,山上碎石不斷滑落,一塊石頭擊中拉齊尼·巴依卡的額頭,鮮血直流。強忍劇痛,拉齊尼·巴依卡繼續探路2個小時,終于找到一條石壁路,確保官兵們安全通過。

        戍邊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拉齊尼·巴依卡卻始終堅守。他生前曾告訴記者:“現在我們國家越來越強大,各族群眾生活越來越好,我們在邊境上更是一天都不能放松?!?/p>

        “他是英雄!他的足跡遍布了帕米爾?!鄙鲜縿⒆邛我蛔忠痪湔J真地說。接著,他講述了一個拉齊尼·巴依卡與牦牛之間的感人故事:“最刻骨銘心的事是在一次巡邏中,一頭白牦牛踩進水中的石縫里,腿拔不出來,因用力過猛,腿骨折斷了。這位‘戰士’已不能繼續同行。我們真傷心啊,全都流下了眼淚?!?/p>

        劉宗鑫停頓了一下,接著說:“在邊防,牦牛就像我們無言的戰友,同樣親密無間。面對受傷的牦牛,拉齊尼·巴依卡給它打針、敷藥、喂料,但它還是站不起來。他抱著白牦牛失聲痛哭,這頭通人性的牦牛流著淚,不停地用頭蹭著拉齊尼·巴依卡的胳膊。拉齊尼·巴依卡撫摩著牦牛的頭無奈地說:‘實在沒有辦法帶你回家了,等你傷好了,一定要自己走回去!’他抱來一大捆草料放在牦牛身邊,邊哭邊回頭,期待白牦牛能好起來,因為它認得回家的路??僧斘覀冄策壏祷卦俅温愤^那里時,這頭白牦牛已經變成了一堆尸骨……”

        視頻中,劉宗鑫無意中哼起拉齊尼·巴依卡生前最喜歡的歌曲《懷念戰友》,哼著、哼著,便哽咽了,淚水順著臉頰往下流……

        拉齊尼巴依卡全國勞動模范事跡心得體會篇4

        拉齊尼·巴依克,男,塔吉克族,1979年4月生,中共黨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牧民護邊員。

        拉齊尼·巴依克一家祖孫三代都是優秀護邊員,他的父親是紅其拉甫邊防連義務巡邏向導,拉齊尼·巴依克退伍后從父親手中接過使命也成為紅其拉甫邊防連的一名巡邏向導。幾十年來,慕士塔格峰和艱險崎嶇的千里邊防線見證了巴依克一家三代人守邊護邊的感人事跡。

        駐守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的紅其拉甫邊防連,有一條全軍最長的陸地巡邏線。由于地勢險要,只能借助牦牛巡邏,不能乘車。拉齊尼·巴依克十幾歲便開始跟著父親學習探路、查看地形、熟悉地理位置。他牢記父親的囑托,立志成為一名優秀護邊員。2004年,當了38年義務巡邏向導的父親身體狀況大不如從前。為將父輩愛國守邊精神傳承下去,父親拉著拉齊尼的手說:“邊防官兵日夜巡邏邊境線,使祖國的邊關得以安寧,牧民得以安居樂業。我給他們帶路只是做了塔吉克族邊民應該做的事?,F在我走不動了,你要把我走的路延續下去?!眲倧牟筷犕宋榈睦R尼·巴依克繼承父輩使命,成為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軍人。

        2011年11月,拉齊尼·巴依克帶著巡邏的官兵們奔波在山高路險的吾甫浪溝。天氣驟變,積雪厚度幾乎可以將牦牛埋沒。走在最前面的戰士皮濤突然從牦牛背上摔下來掉進了雪洞。周圍冰雪還在垮塌,拉齊尼·巴依克高喊著“大家都不要動”,自己爬到雪洞旁邊脫下衣服、打成結、做成繩子,花了兩個小時將皮濤從死亡線上救了出來。皮濤得救了,他卻被凍得不省人事,急救3個小時才挽回性命。痊愈后不久,他又騎著牦牛給巡邏的官兵們帶路去了。2012年9月1日,在海拔4639米高的一處懸崖邊,1名戰士騎的牦牛突然四處亂竄,拉齊尼幫助戰士們將牦牛穩住,他自己因為牦牛鞍子肚帶斷裂,摔倒在冰河里,被河水沖出十幾米遠。

        60多年來,誠信和責任一直激勵著拉齊尼一家默默無聞巡邏在祖國的千里邊防線上。他們家先后有10頭牦牛累死在巡邏路上,9頭牦牛摔傷失去勞動能力,但他們家卻堅持不要一分錢的補償。

        拉齊尼·巴依克榮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勞動模范、愛國擁軍模范等稱號。

        拉齊尼巴依卡全國勞動模范事跡心得體會篇5

        頭戴一頂塔吉克族特色氈帽,被高原紫外線曬黑的臉上總是露著憨厚的笑容。話很少,兩只明亮的眼睛透出的是堅毅與執著。這是拉齊尼·巴依卡生前留給人們的印象。這位塔吉克族第三代護邊員,全國人大代表,去年剛剛獲得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卻在1月5日因為救助落水兒童永遠閉上了他那明亮的雙眼。

        拉齊尼·巴依卡的家在新疆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提孜那甫村。這里位于帕米爾高原東南部,與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國接壤,邊境線長達800多公里,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自然條件十分惡劣。作為世世代代在這里生活放牧的牧民,拉齊尼·巴依卡的爺爺、爸爸都是守護祖國邊防的護邊員。

        “來人啊!救救孩子!”1月4日13時56分許,正在喀什大學進行培訓的拉齊尼·巴依卡與舍友木沙江·努爾墩正準備去餐廳吃飯,突然聽見一陣帶有哭腔的叫喊。循著聲音,他急奔過去,發現一個孩子跌入人工湖的冰窟,無助的母親正在湖邊哭喊求助。

        來不及細想,拉齊尼·巴依卡踏上冰面,直奔孩童。在伸手去拉孩子的時候,冰面突然坍塌,拉齊尼·巴依卡落入水中。拉齊尼·巴依卡奮力舉起雙手,拼盡全身力氣把孩子托出水面。

        此時,一同趕往湖邊救人的木沙江·努爾墩也跳進冰冷的湖水中,聞訊趕來的人們也紛紛參與救援。

        10多分鐘后,當孩童被成功救起時,托舉生命和希望的拉齊尼·巴依卡卻再也沒有從水中露身,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1歲。

        消息傳出,拉齊尼·巴依卡的家人、朋友,曾經得到他幫助的鄉親們,以及他所在培訓班的老師同學,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他們熟悉的那個忠誠正直、謙遜善良的拉齊尼·巴依卡就這樣離開了他熱愛的守邊護邊事業和摯愛的親人。

        拉齊尼·巴依卡曾多次榮獲國家和新疆道德模范、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優秀護邊員等榮譽稱號,2020年10月獲得全國愛國擁軍模范榮譽稱號,同年11月獲得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2004年8月,剛剛從部隊退役的拉齊尼·巴依卡開始義務為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當巡邏向導,成為第三代護邊員,被邊防官兵和當地牧民稱贊為云端上守邊護邊的“帕米爾雄鷹”。

        1957年,拉齊尼·巴依卡的爺爺毛遂自薦成為邊防連第一位“牦牛向導”,隨后,他的父親也加入其中,在紅其拉甫邊防連擔任義務巡邏向導38年。拉齊尼·巴依卡還是十幾歲的青少年時,便跟著父親學習探路,查看地形、熟悉地理位置。

        60多年來,拉齊尼·巴依卡祖孫三代的足跡踏遍了帕米爾高原邊防線上的每一塊界碑、每一條河流、每一道山溝。在拉齊尼·巴依卡的心里,巡邏是國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他多次說:“沒有國家安全,哪有我們的幸福生活?!?/p>

        高原巡邏路上,不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險情。有一次,拉齊尼·巴依卡單獨帶著巡邏分隊來到有著“死亡之谷”之稱的吾甫浪溝巡邏。巡邏第一天,隊伍遭遇暴風雪,無法趕到預定的地點,待第二天來到鐵干里克村時,由于山體滑坡,前一年父親做的標記已經沒有了。

        “這里都是七八十度的陡坡,我們怎么過呀?”上等兵普合毛擔心地問。拉齊尼·巴依卡毫不猶豫地說:“再難再艱險我都會帶你們渡過難關,放心吧?!?/p>

        說完,拉齊尼·巴依卡立即起身探路。剛走出不多遠,一塊石片突然從山上滑落,砸中了他的額頭,鮮血直流。大家大聲勸他返回,但他只簡單地處理了傷口,堅持繼續探路。兩個多小時后,拉齊尼·巴依卡終于找到了一條比較安全的石壁路,官兵們順利通過。

        說起這件事,他說:“這是任務,我必須完成?!?/p>

        16年的巡邏路,拉齊尼·巴依卡和邊防官兵結下了深厚情誼。每當說起邊防官兵對他們的幫助,拉齊尼·巴依卡總是掰著手指說,大雪壓塌了房子和羊圈,他們來修;孩子上不起學,他們主動捐款,還給孩子補課;吐爾迪罕大媽家里困難,他們就買來羊羔幫她致富;紅其拉甫沒有醫院,牧民生病了都到連隊找軍醫,到連隊就像到自己家一樣。

        “這輩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戰士,永遠守好祖國的邊境線……”這是拉齊尼·巴依卡生前常常說的一句話。

        拉齊尼巴依卡全國勞動模范事跡心得體會篇6

        拉齊尼是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提孜那甫村牧民。2004年8月,拉齊尼開始義務為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當巡邏向導,被邊防官兵和當地牧民稱贊為云端上守邊護邊的“帕米爾雄鷹”。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位于帕米爾高原東南部,與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國接壤,邊境線長800多公里,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自然條件十分惡劣。

        拉齊尼一家就居住在這里,祖祖輩輩都在山溝里放牧。從爺爺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到父親巴依卡·凱力迪別克,再到拉齊尼,他們一家三代接力擔任民兵護邊員,拉齊尼已經在這里做了16年的護邊員。

        1957年,拉齊尼的爺爺凱力迪別克自薦成為邊防連第一位“牦牛向導”,隨后,他的父親巴依卡在紅其拉甫邊防連擔任義務巡邏向導38年。拉齊尼十幾歲的時候便開始跟著父親學習探路,查看地形、熟悉地理位置。2004年,從部隊退役的他正式接過父親手中的鞭子,和其他塔吉克族護邊員一起,騎著牦牛行走在這條邊防線上。

        60多年來,拉齊尼祖孫三代的足跡踏遍了帕米爾高原邊防線上的每一塊界碑、每一條河流、每一道山溝。在拉齊尼的心里,巡邏是國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他說:“沒有界碑,哪有我們的幸福生活?!?/p>

        巡邏路上,拉齊尼總是走在最前面探路,和父親一樣,他憑著自己多年的經驗無數次幫邊防官兵化險為夷。

        有一次,拉齊尼單獨帶著巡邏分隊參加有著“死亡之谷”之稱的吾甫浪溝巡邏。巡邏第一天,隊伍遭到暴風雪,受阻的巡邏隊只好在離鐵干里克村不遠的一塊山谷地露宿??吹焦俦鴥龅弥贝蚨哙?,拉齊尼就用父親教過的方法用牦牛身體來取暖。他把15頭牦牛都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堵厚厚的“墻壁”,官兵僅靠著牦牛身子,既能擋風雪,又能取暖,讓官兵們順利度過了風雪夜。

        第二天,隊伍到達鐵干里克村,但由于山體滑坡,只好停了下來,前一年父親做的標記沒有了?!斑@里都是七八十度的陡坡,我們怎么過呀?”上等兵普合毛擔心地問?!霸匐y再艱險我都會帶你們渡過難關,放心吧?!崩R尼說。

        說完拉齊尼就起身探路。突然,從山上滑落下來的一塊石片砸在了拉齊尼額頭,鮮血直流,官兵們幾次勸他返回,但他簡單處理了傷口,堅持繼續探路?!斑@是任務?!睆娙烫弁?,歷經兩個小時,拉齊尼終于找到了一條比較安全的石壁路,官兵們順利通過。

        每次巡邏都是太陽出來出發,太陽落山就在山里搭起帳篷將就一晚,有時還會遇到雪崩、滑坡、泥石流等危險,往返一次需要近10天時間。

        有一年11月,拉齊尼像往常一樣和官兵們奔波在山高路險的邊境線巡邏時,突然間天氣驟變,突降大雪。行走在最前面的戰士皮濤不慎從牦牛背上摔了下來,掉進雪洞里,周圍的冰雪不斷垮塌。危急時刻,拉齊尼高喊:“大家都不要動!”然后自己迅速爬到雪洞旁邊脫下衣服打成結,做成繩子,花了兩個小時將皮濤救了出來。體力透支的拉齊尼被凍得不省人事,送到縣醫院搶救3個小時,才挽回了生命。

        在16年的巡邏路上,拉齊尼和邊防官兵結下了深厚情誼?!安还馐俏?,我們周圍的牧民都把邊防連官兵當成自己的親人?!崩R尼掰著手指說,大雪壓塌了房子和羊圈,他們來修;孩子上不起學,他們主動捐款,還給孩子補課;吐爾迪罕大媽家里困難,他們就買來羊羔幫她致富;紅其拉甫沒有醫院,牧民生病了都到連隊找軍醫,到連隊就像到自己家一樣……

        “這不是親人又是什么呢,我們本來就是一家人!”說著,他用力地拍了拍胸口?!翱?,我們的安居房漂亮吧?”拉齊尼向記者展示手機里的照片,講起這幾年護邊員身邊的變化:牧民們放牧有補助、種地有補貼,每年還享受一次免費健康體檢,孩子上學的學費全免;邊防修好了巡邏路,建起了執勤房,還給護邊員配發了摩托車、對講機、望遠鏡?!耙郧安叫醒策壭枰脦滋?,現在騎摩托車只要5個小時,而且再也不用風餐露宿?!崩R尼笑著說。

        “雖然現在條件好了,但很想念從前和邊防連的兄弟們頂風冒雪巡邏的日子,一起吃過的苦,才是最想回憶的甜?!闭f話間,拉齊尼的電話響起,是兒子拉蒂爾打來的。他邊接電話邊說:“拉蒂爾說長大了也要像我一樣做一名護邊員。我告訴他好好上學,將來要成為一名解放軍,守衛祖國,保護人民?!?/p>

        2021年1月4日,新疆喀什,一名孩子陷入冰窟。拉齊尼·巴依卡循聲趕去,腳踏冰面去拉孩子。冰面突然坍塌,自己不慎跌入水中。他奮力舉起雙手,拼盡全力把孩子盡量托在水面。聞訊趕來的人們紛紛參與救援。孩童成功獲救,但拉齊尼·巴依卡卻再也沒有上來……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1歲。拉齊尼·巴依卡是全國人大代表,也是一名全國勞動模范,一家三代守邊的故事在帕米爾高原家喻戶曉,被當地牧民稱贊為“帕米爾雄鷹”。他生前常說:“這輩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戰士,永遠守好祖國的邊境線……”

        拉齊尼巴依卡全國勞動模范事跡心得體會篇7

        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位于帕米爾高原東南部,與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國接壤,邊境線長888.5公里,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自然條件十分惡劣。

        塔吉克族護邊員拉齊尼·巴依卡一家就居住在這里,祖祖輩輩都在山溝里放牧。從爺爺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到父親巴依卡·凱力迪別克,再到拉齊尼·巴依卡,他們一家三代接力,擔任民兵護邊員,為國戍邊。至今,拉齊尼·巴依卡已經在這里做了15年的護邊員。

        1957年,拉齊尼的爺爺凱力迪別克自薦成為邊防連第一位“牦牛向導”,隨后,他的父親巴依卡·凱力迪別克在紅其拉甫邊防連擔任義務巡邏向導38年。拉齊尼十幾歲的時候便開始跟著父親學習探路、查看地形、熟悉地理位置。2004年,從部隊退役的他正式接過父親手中的鞭子,和其他塔吉克族護邊員一起,騎著牦牛行走在這條千里邊防線上。

        60多年來,拉齊尼祖孫三代的足跡踏遍了帕米爾高原邊防線上的每一塊界碑、每一條河流、每一道山溝。在拉齊尼的心里,巡邏是國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沒有國家的界碑,哪有我們的牛羊?”

        全國兩會期間,記者在會議駐地的電梯上巧遇拉齊尼·巴依卡代表,他用流利的普通話問道:“你肯定知道紅其拉甫邊防連吧?從我爺爺那一輩開始,我們祖孫三代跟邊防連官兵一起巡邊幾十年了,我的普通話就是他們一字一句教會的?!?/p>

        下了電梯,記者和拉齊尼來到一樓大廳的解放軍報電子閱覽屏前,一起翻看紅其拉甫邊防連的報道和照片。說起與邊防連官兵的故事,拉齊尼笑稱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從前和官兵一起騎著牦牛巡邏,每天太陽出來就走、太陽落山就在山里搭起帳篷將就一晚,有時還會遇到雪崩、滑坡、泥石流等危險,往返一次要近10天時間。

        2011年11月,拉齊尼像往常一樣和官兵們在有著“死亡之谷”之稱的吾甫浪溝巡邏,突然間天氣驟變、突降大雪,積雪的厚度將牦牛都埋沒了。

        行走在最前面的戰士皮濤不慎從牦牛背上摔了下來,掉進雪洞里,周圍的冰雪不斷垮塌。在危急時刻,拉齊尼高喊:“大家都不要動!”然后自己迅速爬到雪洞旁邊脫下衣服打成結,做成繩子,花了兩個小時將皮濤從死亡線上救了出來。皮濤得救了,體力透支的拉齊尼卻被凍得不省人事,送到縣醫院急救3個小時,才挽回了生命。

        在這10多年的巡邏路上,他和邊防官兵結下深厚情誼?!安还馐俏?,我們周圍的牧民都把邊防連官兵當成自己的親人?!崩R尼掰著手指說,大雪壓塌了房子和羊圈,他們來修;孩子上不起學,他們主動捐款,還給孩子補課;吐爾迪罕大媽家里困難,他們就買來羊羔,幫她致富;紅其拉甫沒有醫院,牧民生病了都到連隊找軍醫兄弟,到連隊就像到自己家一樣……

        “這不是親人又是什么呢?我們本來就是一家人!”說著,他用力地拍了拍心的位置。

        “看,我們的安居房漂亮吧?”拉齊尼向記者展示手機里的照片,講起這幾年護邊員身邊的變化:牧民們放牧有補助、種地有補貼,每年還享受一次免費健康體檢,孩子上學的學費全免;邊防修好了巡邏路,建起了執勤房,還給護邊員們配發了摩托車、對講機、望遠鏡,以前步行巡邏需要好幾天,現在騎摩托車只要5個小時,而且再也不用風餐露宿。

        “雖然現在條件好了,但很想念從前和邊防連的兄弟們頂風冒雪巡邏的日子,一起吃過的苦,才是最想回憶的甜?!闭f話間,拉齊尼的電話響起,是兒子拉蒂爾打來的。他邊接電話邊說:“拉蒂爾說長大了也要像我一樣做一名護邊員。我告訴他要好好上學,說好普通話,將來成為一名解放軍,保衛祖國,保護人民?!?/p>

        粗糙的雙手、紫紅的面龐、一頂塔吉克族特色氈帽,這位質樸的護邊員用堅守書寫忠誠,以丹心照耀邊疆,在祖國走向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留下了自己堅實的足跡!

        拉齊尼巴依卡全國勞動模范事跡心得體會篇8

        “南湖紅色的光照亮帕米爾高原,在晨曦中,我的祖父凱力迪別克露出笑顏。他視巡邊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職責和使命,祖父這種精神是我家的一盞明燈……”

        這是拉齊尼·巴依卡創作的詩歌《南湖》,也是他的朋友圈最后一條動態。

        視頻中,一個月前剛做過心臟搭橋手術的巴依卡·凱力迪別克,顯得非常消瘦、憔悴,與4年前我采訪他時相比,明顯蒼老了許多。老人剛剛給牦牛喂完草料,說話聲音很小。在這之前,兒子拉齊尼·巴依卡心疼他,不讓他干重活。

        通過手機鏡頭,我看到老人身后的景象——從提孜那甫村望出去,遠處皚皚的雪山,便是“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和綿延崎嶇的邊防線。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位于帕米爾高原東南部,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及克什米爾地區接壤,邊境線長達888.5公里,地理位置極其重要。

        1949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紅其拉甫邊防連成立。在塔吉克語中,紅其拉甫意為“血染的通道”。這里常年積雪,平均海拔超過4300米,氧氣含量不足平原地區的一半,風力常年在7級以上,最低氣溫達零下40攝氏度,自然環境十分惡劣。

        “我年輕的時候,長年累月在外巡邊,拉齊尼·巴依卡主要由他媽媽帶大?!闭勂鹱约旱膬鹤?,巴依卡·凱力迪別克的話多了起來。他又一次講起三代人接力護邊的故事——

        新中國成立之初,拉齊尼·巴依卡的爺爺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自告奮勇,給連隊當向導巡邊。每次巡邏,他們都會帶上3樣東西:水泥、油漆和馕。馕在路上是干糧,水在山溝里隨處都是。到了界碑,大家用水泥修補損壞的地方,用油漆刷新,還要描字,爾后敬禮、宣誓。

        “我爸爸巡邊23年。1972年,他年紀大了,走不動了,我就接過‘接力棒’,與連隊官兵一起走了36年?!彼恼Z氣很平靜。實際上,這位曾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全國愛國擁軍模范”的老人,也是一個傳奇人物。在巡邊護邊生涯中,他曾50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1998年“八一”前夕,縣領導到巴依卡·凱力迪別克家里慰問,問他有什么困難和要求?!拔椅ㄒ坏脑竿褪羌尤胫袊伯a黨?!睒銓嵉脑捳Z感動著在場的每一個人。第二年,滿頭銀發的他在黨旗前莊嚴宣誓,成為一名共產黨員。之前,他曾9次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

        就這樣,兩代人在帕米爾高原樹起一面旗幟,這面旗幟也飄揚在拉齊尼·巴依卡的心中。

        在5個兒女中,拉齊尼·巴依卡無疑是父親的最愛。受父親影響,拉齊尼·巴依卡從小就有當兵的夢想。2001年12月,他如愿以償參了軍。在部隊,他的軍事訓練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還被評為“優秀士兵”。2004年7月,退役的拉齊尼·巴依卡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也是從那年開始,他接過“接力棒”,沿著父親的足跡,義務為紅其拉甫邊防連擔任巡邏向導,其間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被邊防官兵和當地牧民譽為“帕米爾雄鷹”。

        2011年冬天,邊防連一支巡邏隊伍遭到暴風雪襲擊。途中,戰士皮濤突然滑入雪洞,周圍冰雪不斷塌陷。危急時刻,拉齊尼·巴依卡迅速爬到雪洞旁脫下衣服、打成結、系成繩子,花了2個小時才將皮濤拉出來。皮濤得救了,拉齊尼·巴依卡卻被凍得不省人事,被送到醫院搶救了3個多小時才挽回生命。傷剛好,他就立即回到護邊隊伍當中。

        “沒有祖國的界碑,哪有我們的牛羊。為國護邊是我們家的榮耀!”拉齊尼·巴依卡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視頻中看著老人喃喃自語,我的內心也如刀絞一般。我小心翼翼地問他:“將來有什么打算?”

        老人說:“兒子生前一直有個愿望,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后能去當兵,去保家衛國。我的責任就是教育好我的孫子孫女,把我們一家三代人守邊護邊的‘接力棒’一代代傳下去……”

        拉齊尼巴依卡全國勞動模范事跡心得體會篇9

        1月4日中午,41歲的全國愛國擁軍模范、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人大代表拉齊尼·巴依卡為救落入冰窟的小孩,不幸逝世。

        1月4日中午13時56分許,在喀什大學進行培訓的拉齊尼·巴依卡與舍友木沙江·努爾墩剛做完常態化核酸檢測,正準備去餐廳吃飯,突然聽見一陣帶有哭腔的叫喊。

        循著聲音,他急奔過去,發現一個小孩在人工湖冰面玩耍時,因冰面突然斷裂陷入冰窟,無助的母親正在湖邊哭喊求助。

        情況危急,拉齊尼·巴依卡來不及細想,直奔落水的孩子。伸手拉孩子的時候,冰面突然坍塌,拉齊尼·巴依卡也不慎跌入水中。

        冰冷的湖水迅速帶走身體的溫度,拉齊尼·巴依卡奮力舉起雙手,拼盡全身力氣把孩子盡可能托在水面。此時,一同趕往湖邊救人的木沙江·努爾墩也跳進冰冷的湖水中一起施救,聞訊趕來的人們也紛紛參與救援。

        十多分鐘過去,孩子成功獲救,但托舉起他生命的拉齊尼·巴依卡卻再也沒有從水中上來,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1歲。

        “這輩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戰士,永遠守好祖國的邊境線……”這是拉齊尼·巴依卡生前常說的一句話,而他們一家三代為國戍邊的故事在當地已是家喻戶曉。

        爺爺帶著水泥、油漆和馕上路

        父親36年接力戍邊巡邏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地處海拔4000多米的帕米爾高原,氧氣含量不足平原地區的一半,風力常年在七級以上,最低氣溫達零下40攝氏度。在這樣極其惡劣的自然環境下,延綿分布著我國與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國長達888.5公里的邊境線。

        1949年12月,新中國成立之初,紅其拉甫邊防連隨之成立。

        正值隆冬,面對一片冰天雪地的紅其拉甫,馬上要執行巡邏任務的連隊官兵犯了難,這次巡邏的目的地是吾甫浪溝(塔吉克語,意為死亡之谷),路上經常發生雪崩、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往返一次需要3個月時間,如果沒有經驗豐富的向導,人生地不熟的他們將寸步難行。

        這時,拉齊尼·巴依卡的爺爺——牧民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自告奮勇,給連隊當向導。他們帶上三樣東西——水泥、油漆和馕,開始了漫漫征程。馕在路上是干糧,水在山溝里隨處都是。到了界碑,大家用水泥修補損壞的地方,用油漆刷新,還要描字,而后敬禮、宣誓。此后的23年間,經驗豐富的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堅持義務帶領邊防官兵巡邏,他總是騎著牦牛走在隊伍最前面,以便及時發現危險。

        1972年,年邁的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走不動了,他的兒子巴依卡·凱力迪別克主動接過“接力棒”,與連隊官兵一起爬冰臥雪、戍邊巡邏,一走就是36個春秋。其間,為挽救戰士的生命,巴依卡·凱力迪別克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2004年,當了38年義務巡邏向導的巴依卡又把“接力棒”交給了兒子拉齊尼。此時,拉齊尼·巴依卡剛從部隊退役回家,而他服役的部隊就在帕米爾高原。

        為救戰士,他凍得不省人事

        搶救3個多小時

        在父輩耳濡目染下,拉齊尼從12歲就跟著父親探路、查看地形、熟悉紅其拉甫地理位置,儼然已是一名小小護邊員。

        2005年,拉齊尼正式接過父親手中的鞭子,和其他塔吉克族護邊員一起,騎著牦牛行走在千里邊防線上,成為一個不穿軍裝的邊防軍人。

        一次巡邊,落在最后的牦牛自行上山踩塌了石頭,巨大的石塊從山上滾落?!皯鹗靠吹轿kU把我拉過來,救了我的命?!崩R尼說,“還有一次,我的鞋底磨爛了,連長把鞋脫下,讓我穿,他說‘我沒事,你穿吧’,我感覺特別溫暖?!?/p>

        2011年11月,拉齊尼像往常一樣帶著官兵們奔波在山高路險的吾甫浪溝進行巡邏。突然,天氣驟變,鵝毛般的大雪紛紛落下,積雪把牦牛都埋沒了。戰士皮濤行走在隊伍最前面,從牦牛背上摔下來,掉進雪洞里,戰士們趕緊前去救援。

        周圍的冰雪還在垮塌,千鈞一發之際,拉齊尼高喊一聲:“大家都不要動?!彼赖窖┒磁赃?,不顧寒風刺骨,脫下衣服,打成結,做成繩子,花了兩個小時將皮濤從死亡線上救了出來。皮濤得救了,拉齊尼卻被凍得不省人事,送到縣醫院急救三個小時才挽回了生命。

        2013年9月,巡邊隊經過亂石灘斷崖,發生山體滑坡,曾經巡邏的標記和路都沒有了。大家一籌莫展,拉齊尼請官兵原地休息,自己前往峭壁探路。誰料山上落石將拉齊尼砸暈,鮮血直流。官兵們趕緊搶救、包扎傷口。拉齊尼清醒過來后,官兵們勸他回去,他堅決拒絕了:“這是任務,絕不能因為我的一點小傷耽誤了巡邏?!崩R尼在巡邏途中給邊

        在拉齊尼十多年的護邊路上,這樣的危險時刻太多太多,但他從來沒有想過停止巡邏的腳步,他把為國守邊當作自己的終生事業。

        “這輩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戰士,永遠守好祖國的邊境線……”這錚錚誓言將永遠回蕩在帕米爾高原的群山之巔。

        推薦訪問: 心得體會 事跡 全國勞動模范 全國勞動模范拉齊尼·巴依卡英雄事跡心得體會 拉齊尼巴依卡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優秀黨員拉齊尼巴依卡同志的事跡心得體會 全國勞動模范拉齊尼·巴依卡英雄事跡 拉齊尼·巴依卡同志英雄事跡感言

        淫荡A级大片免费观看,2023年的最新无码色视频,在线观看黄片w,黄色网免费av一级观看
          <track id="09whw"><label id="09whw"><menu id="09whw"></menu></label></track><td id="09whw"><option id="09whw"></option></td>

          <pre id="09whw"></pre>
          <acronym id="09whw"><label id="09whw"></label></acronym>
        1. <tr id="09whw"><strong id="09whw"></strong></tr>
          <object id="09whw"></object>
          1. <output id="09whw"></output><acronym id="09whw"><strong id="09whw"></strong></acronym>